结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岁被丑拒被撕照片,40岁却越来越美 [复制链接]

1#

“明”学终于喜提最喜大普奔的时刻!

《中餐厅》里讨论淘汰实习生的环节,秦海璐怼*,有理有据有进有退、一句“这个时候你怎么不让大家听你的”让*战线直接大溃败,让一旁的*王俊凯满脸“会说你就多说点”的暗戳戳高兴,高情商全面赢得好感。

这位22岁就斩获金马影后、号称和老公从来不吵架的“奇女子”,如何在中年女演员举步维艰的大趋势下越活越风生水起。

江湖大姐大,刀马旦本旦

和浪漫武侠的传奇不同,秦海璐有一种特别落地、市井、带现实感的“侠气”;酒馆里的大姐大女掌柜,真人不露相、深藏功与名的角色似乎就应该是她。

这种刀马旦式的硬气,最早可能来自一种“反向”的叛逆。

秦海璐小时候和姐姐一起在姥姥家长大,姥姥去世之后,为生活奔波、南下做生意的父母无暇照顾秦海璐,在她9岁时,就将她送去了寄宿制的戏校。

上学的时候她就自己刻正字,一周一笔,妈妈曾连续11个礼拜不曾来探望,爸爸的记录更久、14个礼拜。

戏校的训练强大非常大,连续做几百个压腿之后,夜里孩子们睡觉前还要把腿硬生生掰开、用绳子吊在墙上拉筋,刺骨的疼。每当一天可怕训练之后,秦海璐都会对即将到来的夜晚更加恐惧,因为那就意味着“凌迟”的开始。

但骨子里的硬气,让她长出了一种反向的“叛逆”。

老师要求做个,做完了她并不停,反而一直做到老师说开始下一个动作;学校要求六点起床做晨功,她四点半就起。她憋着一股特别生猛的不屑“我就想告诉你,你们的苦在我这里不算什么”。

事实上比劳累更可怕的事情,是对于自尊心的碾压。

曾经有一个出场秦海璐被老师否定了四十多遍,老师一句讲解和引导都没有,来来回回只有四个字“不对,重来”。

第二天老师又骂“又不对了,昨天不是对了吗?怎么对的?”这种只有否认没有讲解的模式,让秦海璐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对的。

然而残酷的少年经历,练就了秦海璐日后超强的抗击打能力。

秦海璐所在的中戏96班,何其星光熠熠。*、袁泉、梅婷、曾黎,秦海璐堪称所有女孩中长相最不起眼的。

当时她和朋友一起去见组递照片,离开之后发现丢了东西返回去取却发现自己的照片已经被人撕了、丢弃在垃圾桶里。

这样残酷的“丑拒”经历,对秦海璐来说毫无疑问是巨大的打击。

但越是不被看好,秦海璐就越憋着一股子硬气要证明自己。

《榴莲飘飘》里的风尘女子角色她原本是很有抗拒心理,但最终她做到了,22就斩获金马影后。

然而,殊荣到手之后,她却非常“不想演戏”。

原本,考中戏对于她来说,就是“有一张好文凭更方便嫁人”,她对家庭的渴望远远超过聚光灯。可别误会女演员所说的嫁人都是想嫁豪门和金龟婿,秦海璐曾经的男友名录中确实有富商,但如今和她结婚生子、步入幸福家庭要厮守终生的人也是一名演员、收入并不比她高。

由于幼年离家、缺少家庭的温暖,秦海璐渴望嫁人,渴望做朝九晚五的普通工作,她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就是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为此她愿意不遗余力去努力。

甚至一心想找一份“普通工作”。

年少成名当上影后,她却跑去写字楼里当秘书,一个月两千块、最后还没挣着。

雇佣她的人是秦海璐口中“我一个大哥”,愁眉苦脸和秦海璐摊牌:你不会电脑、不会用打字机都没关系,一个月烧坏了两个咖啡壶也没关系,但出去一说这是秘书秦海璐人人都问“是那个得奖的秦海璐吗”,这样的员工没法留。

那之后的秦海璐,开火锅店、开传媒公司,几乎干什么赔什么,没钱了就再去拍戏挣一笔钱回来继续“赔”。

也是如此,最终她发现自己最适合、最擅长的还是演戏。

那些年拿来当西北风一样填补在小公司工作人员们窟窿里的,都是秦海璐挣来的辛苦钱。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天只睡两小时,只吃一顿饭、还常常没有主食。

别人拍戏挣钱,但她似乎总爱干拍戏“赔钱”的事。

拍《钢的琴》时剧组很穷。

账上就剩下四十几块钱,导演要面子不肯说“不能花演员的钱、不能花女人的钱”。

秦海璐又仗义又通透:钱打水漂了可以再挣,但如果团队的信心没了很难再回来。

干脆利落自己掏钱出来拍戏,最后事实证明她没看走眼,这部《钢的琴》去了四十多个国家、拿了57个奖。

但倘若没拿奖、她也一定会认、一定反过头来主动先安慰别人,秦海璐身上似乎就是有这种“没事赔了算姐的”江湖义气,五花马千金裘都可以一笑置之。

事实上科班演员和如今的爱豆,少年成名之后花团锦簇的日子和普通人的生活距离很远,他们往往容易缺乏真实的“生活感”。

但秦海璐有,这或许是得益于她诸多不成功的开公司经历,或许是源自她玩命式的辛苦,或许是因为她的长相不过分漂亮、放在人堆里能让人信服“她就是角色而不是明星甚至不是在演戏”,总之她在自己凌厉硬气的一路折腾里,完成了一条非常在地、非常生活、非常有烟火气有人间温度的独特道路。

贵圈薛宝钗

秦海璐性格极其硬气、颇有对自己下狠手、手起刀落眼都不眨一下的飒爽劲儿,但她内心又有非常柔软的面相。

如果说她个性中的“大姐大”基色天生就自带“爱操心照顾人”色彩,那么近年来的秦海璐活得更通透、这种善意也更温和,颇有几分薛宝钗式长袖善舞处处周到的意味。

演员大多为自己抢戏、加戏,但秦海璐不一样,她更愿意为剧组为所有人考虑、自己减戏。

原本她的戏份非常重,和导演沟通时她询问:是要讲一个人的故事还是一群人的故事?导演选择后者,于是秦海璐开始给自己“减戏”,减成了一群人的动人故事、也减出了一个最佳编剧。

《到阜阳六百里》也解锁了闻所未闻的新模式,这个拿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的女演员,又跑来拿了个最佳编剧奖?

成为白玉兰评审,这一件光鲜的荣誉又被秦海璐变成了一项“力气活”。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每天白天拍戏、夜里看剧到三点多、第二天六七点就起来工作。如此大强度常人难以吃得消,秦海璐却坚持每部剧都认真看。

事实上熟悉白玉兰的人知道,发给评审的内容里会写着建议看“第几集第几集”,完全不用评委费这样的“苦功夫”、更何况是为别人花功夫。

但秦海璐觉得,拿奖对演员来说很重要,她一定要确保自己给出的一票都足够认真、足够专业。

《中餐厅》里秦海璐也是如此,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很有死磕自己来成就别人的意思。

主动揽错误、担责任,没有和好面她“斤斤计较”、给客人重新做,自己忙成车轱辘似乎都“天经地义”,却因为无意中吼了实习生一句就默默红了眼眶。

能和秦海璐一起工作真是幸运,她眼中王俊凯、*、高天鹤、仝卓都是孩子,她和谈业绩谈“你你你你都错了”的明学创始人完全不同,她观察到的是“小凯吃面的时候一直在找肉渣”等细节,并且默默为大家创造更好的环境。

事实上,如今这般周全的秦海璐,也曾有过焦虑。

三十岁那一年的跨年,秦海璐原本应该和话剧剧组的人一起热闹。

但她很怕热闹结束之后的一地茫然。于是自己一个人呆在酒店里、坐在床前的地上,想起了小时候爱吃的爆米花,穿着拖鞋就冲出了酒店去买爆米花,那家店却已经结束了营业、正在盘点,秦海璐茫然不知所措站在橱窗前看了40分钟,看到店员都不好意思、主动出来告诉她前面还有一家店也卖爆米花。

深夜“神经病”一样买到爆米花的秦海璐,后来渐渐客服了年龄焦虑、又陷入了生育焦虑中。

坐月子的时候她每天焦虑,顶着孩子哭,哭肿了眼睛、结膜炎始终不能好,不得已去割了个双眼皮,用她自己的话说“双眼皮都没割好、一个眼睛大一个眼睛小”。

在秦海璐最焦虑的时候,老公给了她最大的支持,一个西北汉子主动提出自己带娃当奶爸,“赶”秦海璐出去工作、让她通过熟悉的事情找回自信、缓解精神压力。

《*原》的角色,也是秦海璐老公帮忙牵线搭桥,几位西北主创通过她老公找到秦海璐、谈剧本谈角色谈成了这次合作,虽然这部剧播出前颇有波折,但口碑和品相堪称年度同类剧目中的翘楚。

从《红高粱》到《*原》,小女人的柔情细腻和大女人的传奇飒爽,她都担得起放的下;

《捉迷藏》里她的角色,从普通劳动妇女的朴实到变态杀人狂的彪悍,她无缝切换非常惊艳,堪称这出平庸翻拍里最大的亮点;

《桃姐》里在叶德娴、刘德华的催泪戏份夹击里、她的表现依旧让人印象深刻;

《太平轮》里她和旧日同学*同框,一个老成一个天真严丝合缝了乱世柳絮随风舞、烟花沦落无人惜的两级;

《钢的琴》她出钱、《到阜阳六百里》她当编剧,她曾被誉为文艺片女王,但她的领域又何止文艺片?

几乎所有类型片里都有她的身影。

在“非少女型”女演员普遍无戏可拍、普遍被类型极度窄化的市场逐渐淘汰的业态下,秦海璐却有一长串辉煌的、拿得出手的优秀角色,她打破了最残酷的成见枷锁、撕开了最现实的势利考量,演得真实、活得漂亮。

舒心结语

秦海璐仿佛一身“反骨”,学戏学表演当秘书开公司每一步都很硬气,整个人都带着刀马旦式的飒爽英气:纵横薄海内、秋风一剑寒;然而她的坚硬在和自己搏斗许久之后、又总会以最温暖柔和的方式示人,叫人心生亲近之意。

如果说“明学”被全网嘲的关键在于“严以律人、宽以待己”,秦海璐恰好就是反面,活出了神兵入鞘般的“以传奇归于平淡”,温和而幸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