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热咳嗽非新冠肺炎唯一首发症状,5早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医院新冠肺炎患者识别“升级版”1月24日发布,提醒医护人员及公众,高度警惕以非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隐形传染源,发热咳嗽并非新型肺炎的唯一首发症状。迄今已发现多个“不典型”病例中,一45岁男性患者就诊时无发烧、咳嗽等呼吸系统典型症状,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头痛;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以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结膜炎;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研究组提醒,公众来要意识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是防治新冠肺炎的关键。日常要进一步提高防护意识,外出一定要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特别强调减少家庭聚会;勤洗手洗脸,对于手机、公共电脑键盘要注意定时定期消毒;学会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方式,严禁随地吐痰;对于使用过的口罩不要随意乱扔,放入垃圾袋封口处理。

延伸阅读

北京1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出院

北京市卫健委今天通报,1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出院。医院院长李昂今天下午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该患者入院时症状较轻,通过对症和中药治疗获得康复。他表示,康复患者的体内应该可以产生抗体。

李昂说,对于重症患者,还是应当遵循诊疗规范,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如今,不少市民为了防范,都在忙着挑选合适的口罩。从普通外科口罩到N95口罩等等。究竟什么口罩可以最大限度防范病毒?李昂明确告诉记者:口罩不是主要问题,距离才是主要问题。会面时保持1.5米以上距离,就可以起到较好的防范效果。

此前根据北京市卫健委通报,经北京市专家组会诊,北京1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女患者于1月24日痊愈出院。据悉,该女士现居住于北京市大兴区。1月8日从湖北返回后出现发热、头痛、乏力、发热等症状,随后转入医院隔离治疗。按程序经疾控中心检测,发现新型冠状病毒阳性,经专家组会诊,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入院后给予对症和中药治疗,症状逐渐好转,体温正常,连续监测呼吸道分泌物病毒核酸阴性,符合国家制定的出院标准,今日出院。

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作出明确定义

根据方案,有以下三项临床表现,并具有任何一项流行病学史的患者为疑似病例。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流行病学史包括: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聚集性发病或与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

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为确诊病例: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而疑似聚集性病例是指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个单位等)发现1例确诊病例,并同时发现1例及以上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在上述情形下,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且病例间可能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的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的可能性,判定为聚集性病例。

新型肺炎密切接触者明确定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提出,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为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与病例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与病例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直接治疗及护理病例、到病例所在的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过病人的人员;该病人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人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而可疑暴露者是指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野生动物、物品和环境,且暴露时未采取有效防护的加工、售卖、搬运、配送或管理等人员。

发现疑似病例应2小时内网络直报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定义的患者时,应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疾控机构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调查核实,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报告信息的三级确认审核。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立即向当地县(区)级疾控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将填写完成的传染病报告卡寄出;县(区)级疾控机构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后续信息的订正。

县(区)级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完成个案调查,并及时进行密切接触者登记。基于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识,疾病的潜伏期最长约为14天,病例存在人传人情况,参照SARS和MERS的防控经验判断,潜伏期可能无传染性。文件要求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或可疑暴露者进行医学观察。采取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无法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可安排集中隔离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或可疑暴露后14天。

居家医学观察对象应相对独立居住

居家医学观察对象应相对独立居住,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接触。原则上不得外出。如果必须外出,经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并要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则立即向当地的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按规定送定点医疗机构诊治,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与排查工作。

对可疑暴露者,由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进行健康告知,嘱其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其职业或动物接触情况等。

来源:综合

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晚报

编辑:tf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