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国阳性爆发式增长钟南山发表自己的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工程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2/l4oeln0.html

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不知不觉间,新冠病毒已经陪伴了人们将近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内,新冠病毒对人们的伤害正在逐渐变小,但是传染性也在不断增大。

现在,很多地方都逐渐实施了“全面放开”的政策,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我国的阳性感染者也在逐渐增多;现在,我国阳性感染者正在呈“爆发式”增长。

针对于全国阳性爆发式增长的问题,南山院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另外,有几类人是新冠病毒的高发人群,在平时一定要注意提高警惕,不要不当回事。

全国阳性“爆发式”增长!钟南山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近,全国各地的阳性人数呈爆发性增长,对此钟南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钟南山介绍,卡塔尔的一项研究表明,78%的人在感染奥密克戎后,无论有无症状,都不会长期重新感染奥密克戎。同时,丹麦一项样本量上万人的研究表明,98%的人只要注射一次奥密克戎,就可以避免奥密克戎的二次感染。

钟南山表示:被奥密克戎感染一次后,一年内再次感染的比例非常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旦感染了奥密克戎,虽然有一些症状或者没有症状,但实际上相当于打了一次疫苗!感染了一次后,相当于获得“天然免疫力”,有助于更好地抵抗二次感染。

奥密克戎变异越快,传染性越强。

钟南山说,奥密克戎出来之前,贝塔、伽马、德尔塔等菌株都有变异,但变异不多。

然而,根据年的传播数据来说,奥密克戎的变异速度明显比原毒株快得多。目前,奥密克戎的突变频率在不断增加,总突变率已达96.4%;换句话说,还没有突变,只有不到4%,接近饱和。

所以,奥密克戎突变越多,对疫苗的抵抗力会越强,传染性也会越强。

针对最近流行的“新冠病毒北强南弱”的说法,钟南山表示,两个品系没有明显区别;奥密克戎比德尔塔引起“后遗症”的比例更低。

谈及后遗症,钟南山表示,由于疫情发生才三年,关于后遗症的说法还有很多,一些临床表现,如嗅觉和味觉障碍、关节或肌肉疼痛、睡眠障碍、疲劳/乏力等。

很多情况下,大多症状都是慢慢缓解的,不一定是“后遗症”;研究表明,奥密克戎的“后遗症”比例低于德尔塔,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没有新冠肺炎后遗症,感染前接种过疫苗的患者,后遗症风险降低。

感染新冠后,会有哪些症状?

1.头痛、喉咙痛和充血

新型冠状病毒会导致肺部异常,体温升高,最终导致喉咙痛和充血的症状出现;如果持续头痛,使用药物无法缓解时,请尽快测量体温,因为这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

2.发烧

发烧是新型肺炎最常见的症状,病毒入侵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会迅速调节体温,以便通过高温杀死病毒;发烧也是身体炎症反应的信号。

3.腹泻

少数感染新冠肺炎的人会出现腹泻的症状,这是由新冠肺炎的消化道感染引起的,已证实新冠肺炎存在于人类粪便中,粪便传播已成为感染新冠肺炎的新方式。

4.干咳和胸闷

每个人感染新冠后的早期症状不同,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干咳、胸闷,往往不伴有咳痰的症状。

5.感冒和身体疼痛

新冠肺炎初期,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四肢、腰背部肌肉疼痛、畏寒等轻度症状,也有可能会出现感冒的病症。

6.结膜炎

感染新冠的早期症状也可见于眼部,导致结膜炎,也就是俗称的“红眼病”。

7.四肢无力

对于感染新冠肺炎的早期患者而言,往往会感到疲倦和四肢无力,稍加运动后就有新冠肺炎疲劳的症状。

8.疲劳

对于一些人来说,极度疲劳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早期迹象;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发现,在实验室确诊的近例病例中,约有40%表现出新型冠状动脉肺炎的症状。

9.嗅觉和味觉的丧失

在轻度的新冠病例中,嗅觉和味觉的丧失也是比较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

这3类人需警惕

1.免疫力差的人

虽然现在的病毒毒性比较小,但是传染性还是很强,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感染。

对于免疫力差的人来说,平时一定要注意;自身免疫力差,就意味着身体不能更好的对抗病毒,病毒入侵身体之后,很容易就会恶化。

2.有基础病的人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平时也要做好防疫工作。

虽然现在疫情本身已经不那么可怕了,但是新冠肺炎造成的并发症还是很严重的;如果本身有基础疾病,感染新冠肺炎后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症状,尤其是肺部疾病和高血压患者。

3.70岁以上的老人

对于70岁以上的人来说,身体状况的抵抗力远不如年轻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会下降,到了70岁以上,各种基础病、慢性病都会有。一旦新冠肺炎被感染,并发症将很容易发生。

所以,对于这类老人来说,平时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控,没事的时候千万不要出门。

如何预防新冠?

1.接种疫苗

按照免疫接种的要求,去医院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使疫苗成分在体内产生抗体,从而降低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率。打完疫苗后,需要原地停留半小时左右,注意观察身体有无不适,如皮疹、头晕等,必要时通知医护人员。

2.注意卫生

在平时,要格外注意个人皮肤清洁,勤洗手洗澡,不定期用医用酒精消毒自己穿的衣服。同时,也要注意环境的卫生,使用消毒液清洁地面,按时开窗通风。

3.运动

在平时,要注意加强自己的体育锻炼,通过打太极拳、跳绳、跑步等方法,来增强自己的免疫力,避免身体虚弱。

但是要注意不要长时间运动,以免身体过于疲劳,不利于身体健康;如果运动后感觉身体不适,医院。

4.做好防护

外出时,最好佩戴口罩,不要与他人近距离接触,避免新型冠状病毒通过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增加感染机会。建议与他人保持一米的距离,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如公交车站、商场等。

延伸: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

1.均衡饮食

首先,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常吃鸡蛋、牛奶、豆制品;优质蛋白质主要包括动物性食物和豆制品;动物性食物应该增加鱼类的摄入量,鸡蛋也是最理想的蛋白质来源,应该每天吃一次。

其次,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和水果,因为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等,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另外,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老年人的胃肠蠕动,预防便秘的出现。

此外,要保证各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钙、铁、硒、铬都是老年人重要的微量元素,牛奶和奶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铬含量高的食物有肉类、豆类和海鲜。

2.心态平和

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在人体免疫系统的各种组织中,如胸腺、脾脏、淋巴腺和骨髓,所有的神经都由大脑指挥,大脑活动直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积极的精神状态有助于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激发免疫系统的活力,从而充分保护身体;而消极悲观的人免疫系统往往反应迟钝,功能低下;注意保持心理健康,这有助于增强自身免疫力。

3.适当的锻炼

对于现代人来说,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少很多,氧气和紫外线是对人体生理代谢极其重要的因素,细胞长时间缺氧是不可避免的。

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心脏营养和脂质代谢,促进血液和体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延缓机体组织的衰老,相应延缓免疫系统功能衰退的过程。

4.规律作息

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行为都会影响自身健康,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可以成为包括癌症在内的一系列疾病的诱发因素。

负面生活因素长期持续作用于身体,如果免疫系统受到过度刺激,就会扰乱其正常的生理过程,直接破坏和降低其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许多疾病。

因此,老年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起居作息相结合,饮食均衡,戒除不良生活习惯,保证免疫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