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警惕全球首次发现人感染H5N8型禽流感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炎医院地图 http://pf.39.net/bdfyy/zjdy/210611/9051917.html

2月20日

俄罗斯报道7人感染H5N8型禽流感病*

这是全球首次发现人感染该亚型禽流感病*↓

入冬以来

我国多地在禽类间发现了H5N8禽流感疫情↓

虽然,截至目前我国未发生有人感染病例

但仍需防范于未然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禽流感?如何预防?

1、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低致病性禽流感病*和无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

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只在偶然的情况下可感染人,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有H5N1、H9N2、H7N2、H7N3、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

2、什么是H5N8禽流感病*?

流感病*科分为甲(A)、乙(B)、丙(C)三种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多达种不同的流感病*类型。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的自然宿主,H5N8禽流感病*是其中的一种。

H5N8亚型流感病*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和德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有人的感染情况发生。年2月,俄罗斯报道的7人感染H5N8型禽流感病*事件,是全球首次发现人感染该型禽流感病*。7名感染者症状较轻,目前尚未发现人传人现象,但不排除今后病*发生变异导致人传人。

3、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其传播途径最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病*的家禽以及其分泌物、排泄物,被病*污染的水而被感染。

4、人感染禽流感的风险大吗?

目前,部分亚型可感染人,仅在局部地区发现少数病例,人与人的传播能力有限。根据目前有限证据推测,公众感染该病*的风险较低,尚未证实禽流感病*具有人传人的能力。

5、感染禽流感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目前确诊的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肺炎,起步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并死亡。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很有限,该病*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者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疾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6、出现症状怎么办?

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以及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尽快就诊,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有过禽类等接触史,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7、重点人群如何防护?

专业养殖人员、禽类屠宰销售人员等是禽流感的高危职业人群,这部分人群的个人防护尤其要重视。特别是要养成养好的卫生习惯,工作时最好戴口罩,穿工作服和胶鞋,减少人体直接接触家禽的机会,工作服要定期清洗和消*。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就诊及如实告知大夫情况。

8、目前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药物敏感。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治疗的经验,发现后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药物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人类新发现的禽流感病*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目前尚无针对禽流感病*的疫苗。

9、如何预防禽流感?

勤洗手、室内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等。由于医务人员接触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机会更多,建议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接诊疑似或确诊人禽流感病例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即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

10、吃肉或家禽产品还安全吗?

吃鸡鸭鹅肉都要加热,不要接触鸟类的尸体,加工禽肉要注意,最好别买活禽、别接触活禽等。吃正常处理和烹调的肉是安全的,禽流感病*在足够热的情况下会灭活,食物的整体达到70℃将杀死病*。

在疫情爆发地区,肉制品在经过适当处理及烹调的情况是可以安全食用的。食用生肉及未烹调的以血为原料的菜品是高危行为。要把生肉与熟肉或者即食食品分开以避免污染。生熟食品不应使用同一砧板及刀具。在处理生肉和熟肉之间要洗手。不要把煮过的肉放回原先装它的盘子或表面。不要食用生蛋或者半熟蛋。在处理完生肉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清洗和消*所有与生肉接触过的家用器皿。

供稿

传防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