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须防花粉症花粉症又名为枯草热,主要是由于对植物花粉存在过敏现象,并对眼鼻、呼吸道、皮肤等产生影响。此疾病的传播方式的媒介主要是风,而过敏原则是花粉。病患在临床中多伴有喷嚏、流泪、眼睑红肿等多项症状,临床上通常将花粉诱发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咳嗽?/哮喘?及皮肤过敏统称为花粉症。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达40%,也就是说人群中每10个人就有近4个人一生中要得一次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主要分为花粉过敏(即“花粉症”)、真菌过敏、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其中花粉过敏的发病率为0.5%-2%。“花粉症”患者发病高峰,主要在春夏之交或秋季,因呼吸了自然界中的花粉而致病。它出现类似感冒的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一般而言,花粉过敏多在过敏者接触花粉后不久就发生,且渐进加重。春暖花开时,也是花粉症多发时期。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吸了花粉会过敏,常出现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现象,苦不堪言。现在还没有杜绝“花粉症”的办法。如果花粉较多时,患有“花粉症”者应该关窗闭户;出门在外,应避开花粉区或花粉收割区。如要郊游,请不要去“惹花弄草”,如果需要逗留,则以站在上风方向为好。另外,还可戴上口罩。从郊外回家,要好好洗一洗手脸,如在清水中滴加少许食醋,可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国外有一种方法,患者在花季前服用当地(范围越窄越好)产的蜂蜜,每日服一匙,对减轻“花粉症”有良好效果,用上数年后可以免除花粉症之苦,这也许是一种脱敏治疗吧!不过须特别指出的是,患者切勿服用花粉食品,因为随着“花粉食品热”相伴而来的是“花粉症”患者呈上升趋势。患者服后可出现胃肠道绞痛,全身皮疹、瘙痒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患者切勿等闲视之。预防措施??首先应通过媒体或气象预报了解和掌握空气中花粉播散浓度信息。花粉播散浓度高的时候,要控制和减少外出并关闭门窗,尤其是中午和下午空气中花粉浓度最高的时段,使用空气净化装置或者新风系统。其次,做好个人防护,外出时应佩戴眼镜、防花粉口罩、帽子,也可使用花粉阻隔剂,以及穿着毛短而又平滑的外衣等。再次,外出回家后,应先在家门口清扫衣服,防止把花粉带入室内。最后,回家应及时洗脸、漱口,冲洗鼻腔,同时冲洗附着在身体暴露部位的花粉。二??森林旅游须防莱姆病莱姆病(Lymedisease,LD)是由疏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传染病,早期常见游走性红斑,如果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预后较好。有些患者病情迁延,可损害多个系统器官,有较大危害。通过有效措施阻止蚊虫叮咬,可预防莱姆病。森林旅游,别有一番情趣。但游客切记,4月-9月间在林中漫步,要提防硬蜱。因为一旦被这个小东西叮咬,不仅会使你感到痒痛,而且还会使您感染莱姆病。莱姆病是年在美国康涅狄州的莱姆镇发现的,故得此名。此病的传染源是野生或驯养的哺乳动物,硬蜱是主要传播媒介。病原是伯氏包柔(疏)螺旋体,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4℃-37℃。致病的螺旋体在蜱的肠内发育,叮咬人后传播病原体。蜱躲在森林、湖岸边、草丛里,病人主要在林区、草原甚至人工草坪上感染此病。莱姆病起初症状似“感冒”,伴有慢性游走性红斑,继而有心脏、神经、关节等损害。莱姆病如能早期诊断,一般抗生菌素治疗都可奏效。本病尚无有效疫苗。主要是防止被蜱叮咬,尽量避免与之接触。人们在蜱类活动旺季(4月-9月)进入林区、草原时应着防护衣、袜。如一旦被蜱叮咬应立即处理,处理的方法是,首先用汽油把这种“吸血虫”弄昏,然后用拔毛钳小心地夹住它的头部,慢慢地连喙拔出,并在叮咬皮肤伤处涂上消炎膏即可。预防??①避免去蜱活跃的区域。穿着的衣服覆盖全身,不要暴露皮肤,衣服用驱虫剂或0.5%氯菊酯喷洒或浸泡晒干后穿着。②参加户外的工作时,应该穿戴好浅色的防护性衣物,便于发现蜱。使用驱虫剂,包括避蚊胺(DEET)、驱蚊酯(IR)、柠檬桉油(OLE)、对钾烷二醇(PMD)、2-十一烷酮等,喷洒在衣物上防蜱叮咬,喷洒家周边的草坪。③携带宠物外出时,经常检查宠物身上是否附着蜱。莱姆病不会通过宠物传染给人,但是宠物身上的蜱脱落后可能会接触人体而传播疾病。④外出回家后马上去洗澡,冲洗掉可能附着在身上的蜱。洗完澡后仍需要仔细检查身上是否有蜱附着。⑤检查外出穿着的衣物及物品上是否有可见的活蜱,处理所有活蜱,并在风干机下高热处理衣服1小时,杀死潜在存活的蜱。⑥家门口有草坪或植被茂盛,应定期清理修剪,避免将娱乐设施放在草木茂盛的阴暗处,尽量使其充分暴露于阳光下。环境污染处须防二种旅游病??旅游泻??旅游者服泻(旅游泻)是因休假或度蜜月或出差去某些国家或地区旅游,在当地感染一种急性腹泻性疾患。据国际旅游组织统计,每年约有1~1.5亿人患此病。旅游泻的病因复杂、约70%有传染性,最常见的病原体是产肠*素大肠杆菌、蓝氏贾第鞭毛虫及轮状病*。传染途径是旅游者食用了被这些病原体污染的食物和水,特别是在下雨季节或暴雨成灾时,这种情况就更容易发生。另外,尚有30%左右的“旅游泻”患者,是因疲劳、精神紧张、饮食不适、气候时差变化,抗病能力降低而致消化道功以紊乱而引起腹泻,这在老年人中更为多见。为此,旅游者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暴饮暴食,并防止腹部着凉,要保证充足睡眠,切勿过劳。如旅游中在进食后就感到不适,可即服用*连素,还可多食一些米醋。推荐在三种情况下可使用抗生素预防:①患有潜在疾病的人;②在强调旅游重要性的情况下;③不能或不愿遵守饮食限制的人。并建议在旅游的第一天开始服用抗生素,持续至离开时的1~2天。必须指出,用抗生素来预防只适用于旅游时间不长者。在通常情况下,管住自己的嘴巴比什么方法都灵。因为,用抗生素来预防“旅游泻”,如用药不当,时停时服,反而会适得其反,还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旅游者肝炎??旅游者中的肝炎以甲型肝炎为多见,因为它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即从口腔进食到排除粪便这一途径传播。在卫生条件简陋,人口密集,居住拥挤的环境中,感染就很容易发生。所以在旅客中也就难免要互相传染了。再说,如果旅游点上的水源或食品管理不善而被粪便污染,也可以引起暴发和流行。此外,个人卫生习惯也很重要,有些游客,只图方便,如瓜果连皮啃,喜吃凉面、冷盘等,一旦这些食品被苍蝇或蟑螂爬过,也就可能被传染上甲型肝炎。因此,如到甲肝高发区的国家或地区旅游,上路前15天就应该接种甲肝疫苗。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旅游者必须管好自己的手和口,需自带餐具和茶具,做到饭前便后认真洗手。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切勿贪鲜而乱吃半生不熟的毛蚶等贝类食物。更不要喝生水,即使是泉水,也可能受到粪便污染,也最好不喝。旅游者肝炎中,除了甲肝外,还有乙型和戊型肝炎,尤其是后者,完全是通过消化道传播,而且又无相应疫苗,因此更应防止“病从口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