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献导读过敏性结膜炎患儿脂质层厚度及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可彻底治愈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g/150528/4630931.html

带娃外出踏春的季节,很多小朋友会突然出现眼痒,尤其是接触花草之后,眼痒难忍,越揉越痒,最后导致眼睛发红、流泪,这时要警惕孩子可能得过敏性结膜炎了。过敏性结膜炎(AC)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眼部疾病,多见于儿童。AC不仅会引发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对患者的眼部稳态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对AC及早预防、及时诊断与精准治疗以保护儿童眼部健康非常重要。医学领域对眼部疾病的深入研究逐渐揭露了AC的病因并划分了其类别与相关诊断指标。

近期,我国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梁凌毅教授团队在GraefesArchClinExpOphthalmol期刊(IF=3.)发表的研究采用了目前国内/全球最先进的眼表干涉设备LipiView对AC患儿的脂质层厚度(LLT)及瞬目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精准地了解了AC患者眼表的各项参数变化。

泪膜的稳定性对AC的诊疗意义重大,

对LLT与瞬目的检测选择定性or定量评价?

TFOSDEWSII将AC归为干眼(DED)可能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AC患儿中DED的患病率为12%~97.5%。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AC患儿泪膜不稳定,主要表现为泪膜破裂时间(TBUT)的缩短。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AC主要的并发症。众所周知,脂质层由睑板腺分泌,在稳定泪膜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泪膜的最外层,脂质层可以延缓泪液蒸发,降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促进瞬目后泪膜在眼表的重新分布。Suzuki等人之前报道的一项研究,评估了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AC)成人患者LLT的变化。研究人员发现SAC患者LLT显著增厚,且TBUT与LLT负相关。他们推测这是泪膜不稳定而产生的代偿反应。然而,此研究排除了儿童和严重AC患者,并且在该研究中对LLT进行的是定性评估。

瞬目在眼表稳态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瞬目可以促进睑板腺分泌的脂质排出并分布到泪膜中,来维持泪膜的稳定性。据报道,完全瞬目的次数与TBUT的增加显著相关,而不完全瞬目与TBUT的减少相关。此外,用力瞬目显著增加LLT,LLT不足与不完全瞬目有关。不完全瞬目的受试者睑板腺缺失(MGL)更严重,泪膜稳定性降低,容易发生DED。人们普遍认为,AC引起的眼部不适会增加瞬目频率,尤其是在儿童患者中。然而,AC患儿的瞬目状况及其不完全瞬目情况与LLT之间的关系均尚未被阐明。

因此本研究旨在采用LipiView眼表面干涉仪定量评估活动性AC患儿的LLT和瞬目情况,并与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轻度和重度AC患儿LLT和瞬目的差异,并分析眼表参数与LLT的相关性。

定量评估获得更精准结果:

AC患儿LLT变薄,总瞬目次数减少

研究方法:

这项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年11月至年8月在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AC患儿以及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受试者。收集每位患者的病史,包括AC病程和用药史、发病季节和全身状况,如是否伴有过敏性鼻炎(AR)。

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验光和眼压后,按如下顺序进行其他眼表检查:

(1)使用LipiView眼表面干涉仪检测LLT和瞬目(TearScience,Morrisville,NorthCarolina,USA)

(2)泪河高度(TMH)

(3)根据5-5-5分级量表评估AC的严重程度

(4)TBUT

(5)评估睑缘病变、睑酯分泌能力和睑酯性状

(6)使用K5M对上下眼睑的MGL进行评分

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特征

本研究共纳入81名AC患儿和82名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其中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AC)23例、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PAC)28例、春季角结膜炎(VKC)25例、特应性角结膜炎(AKC)5例。AC平均病程为19.6±23.76个月(范围0-个月)。(表1,表2)

表1AC组和对照组基本特征及眼表相关指标分析

表2SAC/PAC组和VKC/AKC组基本特征及眼表相关指标分析

AC组LLT和TBUT降低

(1)与对照组相比,AC组(表1和图1a,b):

?LLT更薄(48.91±21.62vs.72.29±22.68nm,P0.)

?TBUT更短(3.73±2.74vs.7.67±3.08s,P0.)

(2)在AC的两个亚组中,与SAC/PAC组相比,VKC/AKC组(表2和图1c,d):

?LLT降低(41.20±15.93对53.45±23.32nm,P=0.)

?TBUT没有显著差异

图1箱线图显示AC组VS对照组(a-b)与VKC/AKC组VSSAC/PAC组(c-d),LLT均减少

AC患者总瞬目次数减少,但不全瞬目率增加,尤其在VKC/AKC组

(1)与对照组相比,AC儿童(表1和图2a、b):

?总瞬目次数显著减少(2.68±1.92vs.3.80±2.60,P=0.)

?不全瞬目率增加(63.65±39.06vs.50.59±37.86%,P=0.)。

(2)在AC的两个亚组中,与SAC/PAC组相比,在VKC/AKC组中观察到(表2和图2c、d):

?总瞬目次数减少(2.17±1.95vs.2.98±1.86,P=0.)

?不全瞬目率增加(74.72±41.67vs.57.14±36.29%,P=0.)。

(3)然而,AC组和对照组以及AC两个亚组之间的不全瞬目次数没有显著差异。

图2箱线图显示AC组VS对照组(a-b)和VKC/AKC组VSSAC/PAC组(c-d)的总瞬目次数降低和不全瞬目率增加

AC组睑板腺参数较差(表1、2)

(1)AC组上下眼睑的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睑缘异常、睑酯分泌能力和性状均较对照组差(P0.)。

(2)在AC的两个亚组中,VKC/AKC组上下眼睑的MGL较SAC/PAC组差(均P0.05),以上睑更为明显。VKC/AKC组的其他睑板腺参数如睑缘异常、睑酯分泌能力和性状也更为严重(均P0.)。

AC组LLT变薄与TBUT降低、上睑MGL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1)?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中,AC组LLT变薄与TBUT降低(β=3.,P0.)和上睑MGL严重程度(β=-7.,P=0.)显著相关。(图3a)

图3散点图显示AC组(a)、SAC/PAC组(b)、VKC/AKC组(c)中LLT与TBUT呈正相关

(2)在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中,不全瞬目率(β=-16.,P=0.,图4a)、睑缘异常(β=-4.,P=0.)、睑酯分泌能力(β=-5.,P=0.)和睑酯性状(β=?5.,P=0.)与LLT显著相关(表3)。

表3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AC组LLT相关因素

(3)在SAC/PAC组中,TBUT(β=3.,P=0.,图3b)、上睑MGL(β=-13.,P=0.)、睑酯分泌能力(β=-6.,P=0.)和睑酯性状(β=-5.,P=0.)也与LLT显著相关(表4)。

表4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SAC/PAC组LLT的相关因素

(4)在VKC/AKC组中,TBUT(β=3.,P=0.,图3c)和不全瞬目率(β=-15.,P=0.,图4c)与LLT显著相关(表5)。

图4散点图显示AC组(a)和VKC/AKC组(c)中LLT与不全瞬目率之间呈负相关,但在SAC/PAC组(b)中无相关性

表5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VKC/AKC组LLT的相关因素

科技进步助力解开更多谜团,

LipiView眼表面干涉仪定量测量为AC泪膜稳定性的评估带来更精准结果

本研究定量评估了AC患儿的LLT情况。结果显示AC患儿的LLT变薄,总瞬目次数减少,不全瞬目率增加,尤其是在严重类型的AC中。LLT变薄与TBUT降低和上睑MGL严重程度有关。

目前,眼表面干涉仪可以通过获得泪膜脂质层的干涉图像并分析其颜色与亮度来实现非接触式的LLT定量测量。与我们研究结果相反,Suzuki等人研究显示,伴有泪膜不稳定的SAC患者LLT更厚,与TBUT负相关。而我们的结果显示,SAC/PAC组的LLT较对照组变薄。这些差异可能与纳入的患者群体差异(Suzuki的研究中,儿童和更严重的AC类型如VKC和AKC被排除在外),以及测量LLT所用的设备不同有关。Suzuki的研究使用DR-1眼表面干涉仪对LLT进行了定性测量,泪膜不稳定性与该仪器测量的LLT读数较高有关。本研究是通过LipiView眼表面干涉仪定量测量LLT,泪膜不稳定性与LLT降低有关。相比之下,定性测量通常是从质的方面进行分析,而非测定数量上的多少。而定量测量不仅要知道变化趋势,还要确定出具体的量,对LLT量的分析更为准确。

总结

综上所述,AC患儿合并泪液脂质缺乏,表现为LLT变薄和瞬目异常。LLT的变薄与泪液稳定性降低和上睑MGL严重程度显著相关。临床上评估LLT可能有助于阐明AC患儿合并干眼的机制,并为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梁凌毅教授简介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眼科中心院长助理,亚洲干眼协会成立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表泪膜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秘书、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擅长角膜病和眼表病的诊断和治疗,专长角膜移植和眼表重建和眼前节联合手术。

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BMJ、Ophthalmology、AJO、JAMAOphthalm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

获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四连冠优秀教官等教学荣誉。

杨博宇博士简介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博士,出站博士后。

主要从事眼表疾病、眼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研究。以第一/共一作者在BMJ、IOVS、GraefesArchClinExpOphthalmo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参考文献

[1]YangB,WenK,LiJ,ZhangS,FanZ,LiangX,LiangL.Quantitativeevaluationoflipidlayerthicknessandblinkinginchildrenwithallergicconjunctivitis.GraefesArchClinExpOphthalmol.Sep;(9):-.doi:10./s17---9.EpubMay18.PMID:;PMCIDMC.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