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本轮新冠疫情宁波全市已经启动I级应急响应
并对镇海区实施临时封闭管理措施本篇推文整理了市民朋友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一起来看看!
绿码有了星号怎么办?什么时候才能摘星?
多地疫情再起,不少人发现自己的行程码带上了星号,带上星号不要急,科普信息如下:
1.行程卡星号(*)是什么意思?行程卡后带星号表示您途经或到访的城市存在中风险或高风险地区,并不表示您实际到访过这些中高风险地区。2.行程卡上的“途经”如何定义?“途经”的含义是您在某个地方停留超过4小时以上,同时使用手机打开行程码,系统就会自动记录为途经或到访。3.行程卡星号(*)多久会消失吗?行程卡星号有两种方式消失。(一)14天后自行消失。这个时限是以用户本人的时间为计量单位,与风险地区无关。如果14天后行程卡星号依然存在,可以致电通信行程卡相关通讯服务商进行调整哦。(二)风险地区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后,星号会自行消失。4.行程卡是一天一更新吗?是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服务由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三大电信运营商联合推出。利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通信大数据,为中国16亿手机用户提供出行查询服务。5.如果我一直待在中高风险地区,那么我的行程卡星号(*)什么时候才会消失?根据官方调整,如果官方将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那么您的行程卡星号也会自动消失。若仍存在,可以致电通信行程卡相关通讯服务商进行调整。如果当前的风险等级为中高风险,那么您的行程卡也将被标为星号(*)。6.我坐火车路过某城市会不会也被记录下来?不会的。坐火车路过城市一般不会超过4小时,是不会判断为驻留的,坐飞机路过中高风险区所在城市上空就更加不会被记录。7.行程卡为什么能准确证明我的位置呢?“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分析的是手机信令数据,通过用户手机所处的基站位置获取,信令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过程高度自动化,且有极其严苛的安全隐私保护机制,具有很高的真实性和准确度。8.我收到通知,要求我落实“2+14”健康管理措施,这是啥意思?那“14+7”又是什么意思呢?“2+14”:即核验2天(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实施14天日常健康监测。“14+7”:即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观察。9.查询结果有偏差!A市我并没有去过/我去过B市但是没有查到呢?“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服务使用的是基站数据,为了确保通信连续、实现覆盖无盲区,行政区划交界处的两地基站信号可能会交叉覆盖,造成结果的偏差。另外在一个城市驻留时间未超过4小时,是不会被记录的。海外行程记录需要您在出国期间开通使用国际漫游服务。如果结果有严重偏差,请及时联系客服。想检测核酸,哪里可以去?需要注意什么?宁波市卫健委发布了24小时核酸采样检测点名单如下:有镇海旅居史的人员是如何管控的?
目前镇海区的疫情形势严峻,在这里提醒目前在其他区县(市)工作、学习、生活,但有镇海旅居史的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向其所在的社区、单位报备,各地将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以下的控制措施:
一、针对有镇海区蛟川街道临江小区、宁波阿尔卑斯电子有限公司、生命阳光艾灸养护中心所在的甬记公寓(蛟川街道港道路4-1号)和风景九园小区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采取“14+7”集中隔离管控措施。
二、针对有镇海区蛟川街道内非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采取“3+11”管理措施,即3天居家隔离,11天健康监测,在第1、3、14天进行核酸检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味觉嗅觉减退等症状时转为“14+7”集中隔离管控措施。
三、针对有镇海区其他区域旅居史的人员,采取“14天健康监测”管理措施,并在第1、3、14天进行核酸检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味觉嗅觉减退等症状时转为“14+7”集中隔离管控措施。
集中隔离,居家健康观察,日常健康监测,这三者有什么区别?
集中隔离
哪些人需要被集中隔离?
①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及其密接的密接;
②入境人员;
③中高风险地区人员;
④其他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应隔尽隔”人员。
集中隔离人员如何管控?
①一般是在指定场所(如隔离酒店)接受集中隔离管理;
②所有观察对象在观察期间不允许与其他观察对象接触,原则上不允许离开隔离房间;
③按照防疫要求每日早、晚进行体温和健康状况监测,定期采集核酸,并做好房间的日常消毒。
居家健康观察
哪些人执行居家健康观察?
居家健康观察又称居家隔离,主要针对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中特殊人群、实施“14+7”的入境人员、出院后的患者和解除隔离后的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其他经专业人员评估无法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的人员。
居家健康观察有哪些要求?
①居家健康观察期间赋黄码;
②非必要不外出,如因特殊情况需外出的,要提前向所在村(社区)报告,获经批准同意后方可外出。外出时需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参加会议、会展、旅游、聚餐等聚集性活动,不得进入学校、养老院、福利院等特定机构,不得进入影剧院、歌舞厅、浴室、网吧等室内密闭公共场所,不得开展线下教学、培训等活动;
③须配合做好核酸采样和健康监测;
④居家健康观察期间应单独一室居住,居室要通风良好并具备单独卫生间;
⑤观察对象和家人均须规范佩戴口罩,避免近距离接触,并做好居室通风和日常消毒工作;
⑥一旦出现发热(体温≥37.3℃)、干咳、乏力、嗅觉和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向社区报告。
日常健康监测
日常健康监测是什么?
是指在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一种自我健康管理,定期报备健康监测。
日常健康监测有哪些要求?
①对实施日常健康监测人员赋绿码;
②监测期间原则上不限制外出,但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会议、会展、旅游、聚餐等聚集性活动,不进入学校、托育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特定机构、不进入影剧院、歌舞厅、浴室、网吧等室内密闭场所,不开展线下教学、培训等活动;
③外出时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切实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原则上在结束日常健康监测前不离开所在县(市、区);
④一旦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异常症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向所在村(社区、居委会)、单位等报告。
携手抗疫携手抗疫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请市民朋友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积极配合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并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及个人防护
图文素材来源: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宁波发布宁波疾控
编辑:菘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