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小儿湿疹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且1岁以内的婴幼儿是湿疹高发人群。
50%的概率意味着什么?也就是说每两个孩子中,就会有一个患有湿疹,不仅如此,调查还显示成人湿疹人数也很多。
婴儿湿疹并非是普通皮肤病
西安交通大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刘海燕表示,孩子患湿疹,尤其是严重的湿疹,如果不治疗,后果很严重。
有资料统计:大约20%~50%的婴儿湿疹患者后来发生了哮喘,45%的婴儿湿疹患者以后发生了过敏性鼻炎,即大约80%婴儿湿疹患者在他们的皮肤症状消退后,又发生了呼吸道过敏反应。
研究还发现:婴儿湿疹与哮喘的发病机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有人将其称之为“皮肤上的哮喘”。
对婴幼儿湿疹的治疗,绝不能只在皮肤科开点外用药一擦了之。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十分重要,可阻断过敏性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专家表示,引起湿疹的原因非常多,主要与遗传和环境有关。
一方面父母有过敏史的,其子女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会非常高;另一方面与外在的过敏原有关,在婴幼儿时期主要为食物引起的过敏,如牛奶、鸡蛋、海鲜、坚果、巧克力等。
另外,外界大环境的改变也是重要的过敏原因。
食物过敏是一种没有特殊药物治疗的疾病,只能靠忌口。当然这种忌口不是终身的,很多孩子到了6岁以后,随着肠道功能的健全,很多原来不耐受的食物就可以耐受了。
病在皮肤,根在肠道
近年来,得益于人体微生态免疫学的快速发展,国家微医研究中心和世界微医专家均研究证实,湿疹不是皮肤病,而是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表现,是肠道疾病。
在这些研究中发现,湿疹患儿的肠道菌群严重失衡。但是新生儿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平衡对其免疫功能正常运作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
肠道菌群失调,有害菌数量过多,而对免疫功能平衡有利的产酪酸菌等却严重匮乏,这就了导致新生儿免疫功能紊乱,被湿疹缠上。
这也让我们想到了医学上关于湿疹的困境:
易复发:无论局部治疗还是全身治疗都主要是改善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因而湿疹容易反复发作。
副作用较大:主要用药中的糖皮质激素,易产生依赖性和各种不良反应,不能长期使用;抗组胺类药物,也易产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和心律失常等。
长久以来中西药物对湿疹症状有所缓解却不能根除,其实是因为并没有治本。治标不治本导致了湿疹的频繁复发,皮肤损害、瘙痒、睡眠障碍等症状的反复出现,孩子痛苦,家长揪心,医者困扰。
如何科学防治
研究证实,在孕妇产前4周及哺乳期前三个月内补充酪酸梭菌、鼠李糖乳杆菌,宝宝出生1年内过敏性湿疹的发病率降低了3倍多。
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补充鼠李糖乳杆菌HN益生菌的试验组在2周岁时湿疹积累患病率显著降低,降低了49%。
更重要的是,鼠李糖乳杆菌HN降低湿疹患病率的效果能延续到6周岁,累积患病率降低了44%。
6年的跟踪试验发现,补充鼠李糖乳杆菌HN使皮肤单刺试验诊断出的患病率降低了31%。
另外,益生菌组在4周岁是罹患过敏性鼻炎结膜炎的相对风险降低了62%。
*金搭档
儿童益生菌
乳双歧杆菌HN、
乳双歧杆菌Bi07、
鼠李糖乳杆菌HN
肠道菌群的完善与平衡需要时间段,在这期间孩子还是免不了受湿疹的折磨。
因此,关于湿疹,在产前和产后早预防才是最佳选择。
*金搭档益生菌
全家人的肠道健康专家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