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新疆各地扎实推进节水控水精准施策集约用
TUhjnbcbe - 2022/6/23 16:09:00


  连线主持人:天山网-*日报记者夏青


  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近年来加强水资源科学合理调配,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通过推进水权水价改革、推广节水增产技术应用,让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得以改变。让我们连线各地,了解当地如何解决干旱、农业用水短缺等问题。


  深入推进水权水价改革


  连线人:玛纳斯县融媒体中心朱文斌


  “如今,我们采用了‘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智能滴灌’,用水不仅更节约,还能保证棉花生长良好。”5月17日,玛纳斯县乐升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涛说。


  马涛通过手机上的数据平台对作物长势和土壤墒情一目了然,动动手指就能进行滴水施肥和管理。这几年,通过应用农业智慧灌溉节水系统,合作社种植的5万多亩棉花实现了丰产丰收。


  年起,玛纳斯县大力推行水权水价改革,通过农业水权水价分配、精准补贴、节水奖励等措施,农民主动节水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9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率达82.4%。


  “改革之前,每立方米水是7分多钱,现在调整到1角7分多,虽然水价涨了,但是通过高效节水,种地用的水少了,农作物长势还很好。用不掉的水,农民还可以拿到平台上去交易,就是说谁节约谁受益。”玛纳斯县乐土驿镇水管所调度员李开胜说。


  玛纳斯县作为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已实现了由过度用水向主动节约用水的转变,农民节水的意识在逐步增强,棉田用上了水肥一体精准化的节水滴灌技术。


  近年来,玛纳斯县加快推进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形成了用水总量控制、水权进村入户、阶梯水价的运行管理模式,并将水价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助推乡村振兴。


  “通过生态补水、封河育林、巡护管护等措施,塔西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玛纳斯县塔西河流域管理处副处长安*说,玛纳斯县通过水权交易平台的转换,将农业节水向生态补水转换,每年的春夏秋季按批次向塔西河流域进行生态补水,全年补水量达万立方米。现在,塔西河河谷生态恢复良好,两岸绿树成荫,风景如画,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升。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连线人:巴州融媒体中心周海霞


  日前,行走在尉犁县团结镇东海子村田地间,连片的棉田一眼望不到边。地膜下,一根根黑色滴灌带如同“毛细血管”,将水精准滴灌到每粒种子,滋润着整片棉田。


  “年合作社成立,最初棉田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费时费力又费水。”说到节水,尉犁县众望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部部长郭世学打开了话匣子,如今,合作社6万余亩棉田实行加压滴灌节水灌溉模式,一膜两带实现了省水省力。


  “年,我们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平整之后的土地,滴灌更加均匀,每亩地又能节约20%的用水量。”郭世学兴奋地说,“下一步,我们将打造亩智能化管理试验田,通过探头测量土壤含水量情况,进行智能化浇灌,实现精准灌溉。”


  从大水漫灌到涓涓细流、从涓涓细流到精量控制,节水灌溉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富了一方百姓。


  家住尉犁县兴平镇统其克村的张林种植了亩棉田,作为远近闻名的种棉大户,他深有体会:过去采用大水漫灌,1亩棉花地从种到收至少要用立方米水,造成了水资源浪费,种植成本也居高不下。


  提到节水滴灌,张林赞不绝口:“年,我们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方式,一亩棉花从种到收只需余立方米水,水肥能均匀地输送到每一棵棉株,再加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棉花亩产由原来的公斤提高到公斤,每亩地收入提高了大约元。”


  尉犁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下游,水资源十分紧缺。近年来,尉犁县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走出一条高效灌溉节水农业之路。


  目前,尉犁县农业节水滴灌覆盖率达95%以上。尉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祥金说:“下一步,我们县将立足水资源短缺这一实际,着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坚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播种新技术促农业节水


  连线人: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陆雪婷


  近年来,阿瓦提县积极采用棉花“干播湿出”种植模式,走出一条高效节水、降低棉农种植生产成本、实现增产增收的新路子,让不少棉农受益。


  5月18日,在阿瓦提县三河镇琼库尔艾肯村高标准棉田中,一条条地膜整齐地排列,十分规整。琼库尔艾肯村使用大马力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拖拉机进行精量播种,并采用“干播湿出”的新技术,不仅节水,还降低了土壤次生盐碱化,大大提高了棉花的出苗率。


  “今年我承包了亩地,采用‘干播湿出’技术来种植棉花,每亩大约能节水立方米,棉花出苗率也比往年好,预计今年每亩棉花可以增产50公斤以上,每亩地增收约元。”三河镇东萨依拉提村种植户陈可忠说。


  棉花“干播湿出”节水播种新技术,是*棉花生产中节水增产的一项新技术。该项技术在整地后直接播种、铺设地面管和连接滴灌带,待棉花出苗后通过膜下滴灌方式达到给棉苗供水的目的。


  近年来,针对水资源紧张的现状,阿瓦提县在琼库尔艾肯村探索棉花“干播湿出”节水播种新技术。去年,琼库尔艾肯村试种亩并取得成功,亩均节水立方米,今年,阿瓦提县继续在该村推广0亩。


  今年,阿瓦提县计划种植棉花万亩,其中采用“干播湿出”节水技术种植的棉花面积有10多万亩。


  阿瓦提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同仁说:“为解决阿瓦提县水资源比较紧张的问题,近几年我们研究了棉花‘干播湿出’技术,在不经过冬灌和春灌的情况下,棉花可以全部种下去,当气温达到适当的温度,棉花正常出苗的时候,再进行滴水灌溉。”

[责任编辑:范国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疆各地扎实推进节水控水精准施策集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