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孩子频繁眨眼噘嘴耸肩不是卖萌小心
TUhjnbcbe - 2022/6/28 17:29:00
北京痤疮哪个医院好 http://m.39.net/pf/a_9113231.html

案例

丽丽妈妈来院就诊说:说孩子经常频繁眨眼,当时我也不知道孩子怎么了?以为是她眼睛出了问题,因此,曾带她去看过眼科,也有用眼药水等,之后症状似乎有点改善,但最后还是频繁地眨眼。平时在家他做错事的时候,会忍不住骂她,一骂她眨眼会特别明显;有时还反复有清嗓声、干咳,但是在晚上入睡后以上症状的消失。反复去看了很多家单位,才发现孩子不是眼睛问题,孩子得了抽动症。

眨眼,摇头,耸肩

还时不时

伸舌头,发怪声

这是熊孩子

吸引家长的新招数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频频出现这种反常的举动,其实是孩子在向家长传递自己生病的信号,然而家长往往不仅接受失败,甚至还不分青红皂白给孩子来一顿“男女混合双打”。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家长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路过零食铺,孩子向自己忽闪忽闪地眨着“大眼睛”撒娇要买零食吃;跟小伙伴吵架了,孩子就撅起个连酱油瓶都能挂上的“小嘴巴”回家向自己告状……上述种种,均是人在孩童时期的“可爱”表现。

但,如果孩子有频繁地做眨眼、撅嘴、弩鼻、摇头、耸肩、清嗓声等“小/怪动作”的习惯,你就要注意啦!这已不是“可爱”,而极有可能是小儿抽动症的预警信号,处理不慎或拖延治疗,会给患儿带来心理影响。

那什么是抽动症呢?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男性多见,大部分患者于4~12岁之间起病。患者常存在多种共病情况,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行为问题等。

抽动症具体有哪些症状呢?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特征是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在抽动的同时常伴有暴发性的、不自主的发声和秽语。抽动症状先从面、颈部开始,逐渐向下蔓延。

抽动的部位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眨眼、斜视、撅嘴、摇头、耸肩、缩颈、伸臂、甩臂、挺胸、弯腰、旋转躯体等。发声性抽动则表现为喉鸣音、吼叫声,可逐渐转变为刻板式咒骂、陈述污秽词语等。

有些患儿在不自主抽动后,逐渐产生语言运动障碍,部分患儿还可产生模仿语言、模仿动作、模仿表情等行为。

患儿不自主喉鸣出现较晚,少部分在早期出现,多数在起病后的6~7年出现。

患儿的病情常有波动性,时轻时重,有时可自行缓解一段时间。抽动部位、频度及强度均可发生变化。

患儿在紧张、焦虑、疲劳、睡眠不足时可加重;精神放松时减轻,睡眠后可消失。患儿智力一般正常,部分患儿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儿抽动症易被误诊

1、少数可能被多种多样的症状所迷惑。将喉肌抽动而致的干咳误诊为慢性咽炎、气管炎;将眨眼、皱眉诊为结膜炎;皱鼻诊为慢性鼻炎等。

2、儿童对症状有一定抑制能力,疾患轻者有意掩盖其症状时,家长及医生一般不易察觉。

3、许多家长往往轻视此病。认为孩子不停眨眼、耸肩算不良习惯,用不着找医生。

专家提醒:抽动症的病因尚未阐明,近年的研究报道提示可能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生化代谢及环境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总之,引起孩子频繁眨眼的原因较多,需要有经验的医生诊断和治疗。家长一旦发现孩子频繁眨眼,建议及早就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频繁眨眼噘嘴耸肩不是卖萌小心